1、爱人者,人恒爱之;敬人者,人恒敬之。——《孟子·离娄下》
2、译:君子不会夸夸其谈,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。
3、清代的东南文坛盟主施闰章,他是儒学大宗,曾经担任过山东学政。
4、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——《易·乾》
5、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发愤研究学问,常常忘记吃饭,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,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。)
6、凡事豫则立,不豫则废。——摘孔子《中庸》(任何事情,有准备就能成功,没准备就会失败。)
7、译: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,别人并不理解,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、委屈。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?
8、《诗》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“思无邪。”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《诗经》三百篇,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:“思想纯正,没有邪恶。”
9、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
10、译:同心协力的人,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;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,说服力强,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,容易接受。
11、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广泛地学习,专心致志,恳切地求教,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,仁德就在其中了。)
12、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。岳飞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杜甫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业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毁于随。
13、联系我们加QQ:2636915649
14、当你成功之后,身边的人都变得和颜悦色了。
15、(解读)如果只是独自一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讨论,就会孤陋寡闻。事实证明,学习伙伴有益于学习的进步。
16、学习·勤奋·勤奋学习·读书
17、不孝顺家里的父母,对家里的父母很冷淡,反而到外面找干爹,对干爹比对亲爹都亲。亲兄弟不和睦,反而都出去跟别人称兄道弟。
18、《诗》云:“桃之夭夭,其叶蓁蓁。之子于归,宜其家人。”——摘孔子《大学》(《诗经》说:“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,这位姑娘出嫁了,能与婆家和睦相处。”)
19、译:干活抢重的,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"躬自厚",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,是"薄责于人",这样的话,就不会互相怨恨。
20、(解读)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,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,要走的路很长。弘毅:抱负远大,意志坚强。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,远大的抱负、坚强的意志,是缺一不可的。
1、(解读)吃饭的时候不交谈,睡觉的时候不说话。《论语》中记载孔子的生活习惯和养生之道的文字很多,这一条就很值得我们学习。
2、官宣!全学段免费领取!小学、初中和高中春季统编教材、人教版教材电子版发布
3、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,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。)
4、译:君子总是责备自己,从自身找缺点,找问题。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,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。
5、但愿你的眼睛,只看得到笑容
6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,则远怨矣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,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。)
7、译:讲事实,不凭空猜测;遇事不专断,不任性,可行则行;行事要灵活,不死板;凡事不以"我"为中心,不自以为是,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,共同完成任务。
8、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君子能够协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,小人则只会盲从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。)
9、这里有七句古人名言,把婚姻、家庭和人性讲透了,也许很多人不爱听!但是还是建议大家都看看!
10、译:玉石不经过雕琢,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;人不经过学习,就不懂得事理。
11、(解读)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,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,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。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。孟子的这句话历代相传,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。
12、(解读)病是从口里吃进去的,祸是从口里说出来的。这句话告诫人们说话要谨慎,说话不注意会招来祸害。处世戒多言,言多必有失。傅玄:(217——278)西晋哲学家,文学家。著有《傅子》、《傅玄集》。明朝时有人把他的作品收集编成《傅鹑觚集》。口铭:关于口的座右铭。
13、译: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,就虚心请教,认真学习,想办法赶上他,和他达到同一水平;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,就要冷静反省,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。
14、君子有三变:望之俨然,即之也温,听其言也厉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:远看庄重威严,接触则温和可亲,听讲话则严肃不苟。)
15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。——《论语·卫灵公》
16、执德不弘,信道不笃,焉能为有?焉能为亡?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,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,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,没有他不能算无。)
17、译:尽管你是一个强者,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,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,自己夸耀自己。
18、《作家美文》小作家学生专栏征稿
19、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圬也。——《论语·公冶长》
20、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
1、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学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学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学,民斯为下矣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,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,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,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,这是最下等的人。)
2、不患无位,患所以立。不患莫已知,求为可知也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,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。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,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。)
3、译:年轻时不努力学习,年老了只能后悔、叹息。
4、日知其所亡,月无忘其所能,可谓好学也已矣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每天懂得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,每月不忘记自己所已经掌握的,可以说是爱好学习了。)
5、译: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。
6、礼之用,和为贵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运用礼法时,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。)
7、天地之道,可一言而尽也:其为物不贰,则其生物不测。天地之道:博也,厚也,高也,明也,悠也,久也。——摘孔子《中庸》(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,它自身诚一不贰,化育万物,不可测度。天地的法则是:广博,深厚,高超,精明,悠久,长远。)
8、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,那么就是不发命令,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;如果他的行为不正,即使发布命令,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。)
9、翼奉认为:对管理层任用人才而言,了解下属的人品最为重要。即就是:一个人如果追求品行端正,即使他愚钝能力一般,也是可以重用的。如果他心怀邪念,品行不端,那么他的知识越多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,当然也不可以委以重任了。
10、|古典文学|诗词|古文|国学|
11、施诸已而不愿,亦勿施于人。——摘孔子《中庸》(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,也不要加给别人。)
12、伟大智慧的母亲,柳宗元的母亲卢氏,在儿子政治失意又遭到贬谪而闷闷不乐时,她这样安慰内心痛苦的儿子:汝唯不恭宪度,既获戾矣,今将大儆于后,以敬惧而已。苟能是,吾何恨哉!明者不悼往事,吾未尝有戚戚也。
13、(解读)天体的运行强健有力,君子应该以它为榜样,自觉地努力向上,永不停息。古人观察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鸟兽、虫鱼,往往有自己的体会,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。行:运行,运转。健:强壮有力。
14、(解读)一个人不讲信用,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。孔子认为,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。在今天看来,一个企业,一个民族,一个国家也是如此。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,也要守规则,讲诚信,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。
15、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,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,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。)
16、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——《战国策·楚策庄辛谓楚襄王》
17、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。——晋·傅玄《傅子·口铭》
18、李瑞:家庭教育方法小探
19、译: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,在国家有难时,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,一个个名垂史册。
20、已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自己不愿干的,不要强加给别人。)
1、久住令人贱,频来亲也疏。
2、故木受绳则直,金就砺则利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
3、古话说:家和万事兴。因为家庭是两个人的合作组成,这里其实就是讲的合作经营。
4、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。—《周易》
5、译:说了的话,一定要守信用;确定了要干的事,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。
6、译: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,可表达不适当,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,难以传播千古。
7、译: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。
8、贫居闹市无人问,富在深山有远亲。
9、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,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。)
10、译:国家的兴旺、衰败,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。
11、译: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,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。
12、译:对任何一件事,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、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;相反,对于一些微小的。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,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。
13、意思是:多大点事,以后注意就行了。不要用过去的伤怀来折磨今天的自己,母亲与你一起,有人在就有幸福。面对失去丈夫,儿子失意,死了儿媳妇和孙女,母亲难道不悲戚吗。只是她明白人生不能一直活在昨天的痛苦之中,要乐观地向前看,生活还要继续。这番话安慰了痛苦的柳宗元,也感动了我。人生的智慧古今一体!
14、有杀身以成仁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。)
15、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言必信,行必果。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,必有加倍的赏赐。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。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,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。生活的理想,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老人受尊敬,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。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自私自利之心,是立人达人之障。人生伟业的建立,不在能知,乃在能行。不要等待机会,而要创造机会。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,惟贤惟德,能服于人。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破由奢。
16、高岸为谷,深谷为陵。——《诗经·十月之交》
17、晚趁寒潮渡江去,满林黄叶雁声多。——王士祯《江上》蜡烛有心还惜别,替人垂泪到天明。——杜牧《赠别其二》明月楼高休独倚。酒入愁肠,化作相思泪。——范仲淹《苏幕遮·怀旧》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——苏轼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——《诗经·小雅·车辖》人悄悄,帘外月胧明。——岳飞《小重山·昨夜寒蛩不住鸣》妾身独自眠,月圆人未圆。——王元鼎《凭栏人·闺怨》欲黄昏,雨打梨花深闭门。——李重元《忆王孙》夏条绿已密,朱萼缀明鲜。——韦应物《夏花明》直待黄昏风卷霁,金滟滟,玉团团。——陈著《江城子·中秋早雨晚晴》
18、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默记所学的东西,坚持学习而不厌烦,教诲别人不知疲倦。)
19、仕则优则学,学而优则仕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做好了官,有余力就要学习,学习好了,有余力就去做官。)
20、译: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,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;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,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。
1、子绝四: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:主观臆断,绝对肯定,固执已见,自以为是。)
2、疫情防控时期,看似“合理”的背后
3、君子易事而难说也。说之不以道,不说也;及其使人也,器之。小人难事而易说也。说之虽不能道,说也;及其使人也,求备焉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君子容易事奉,但要想讨得他的喜欢则很难。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欢,他是不会喜欢的;但他在用人上,却能做到量才使用。小人难以事奉,但要想博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。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讨他喜欢,他是会喜欢的;但当他用人时,则会求全责备。)
4、译:读书读得多,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,像有神助一样。
5、译: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,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,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。
6、译: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。
7、译: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。
8、子张曰:“何谓五美?”子曰:“君子惠而不费,劳而不怨,欲而不贪,泰而不骄,威而不猛。”……子张曰:“何为四恶?”子曰:“不教而杀谓之虐;不戒视成谓之暴;慢令致期为之贼;犹之与人也,出纳之吝,谓之有司。”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(子张问:“什么是五种美德?”孔子说:“君子对人民施加恩惠,却不耗费财用;使百姓劳苦,百姓却无怨言;自己有所欲求却不贪婪;安宁矜持却不骄横;威严却不凶猛。”……子张又说:“什么是四种恶行?”孔子说:“事先不经教育,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;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,这叫粗暴;发布命令迟缓,却突然限期完成,这叫残害人;同是给人赏赐,却出手吝啬,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。)
9、译: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,必须先让国定安定,繁荣起来。
10、君子坦荡荡,小人常戚戚。——《论语·述而》
11、译:一句良善有益的话,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;相反,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,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,即使在六月大暑天,也会让人觉得寒冷。
12、译:君子之间的交往,像水一样的平淡、纯净,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;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,但不会长久。
13、当仁,不让于师。——摘孔子《论语》
14、————————闻是阁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15、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16、祸兮福所倚,福兮祸所伏。——《老子》